1)第八十四章手工业_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就是慕名而来,在经过一番社死级别的交流之后,王立留下了几个苹果就夺路而逃,留下两个一脸懵逼的英雄:“王部长,你放在桌子上俺们够不到啊。”

  虽然,这次百团大战之后得到的奖励不少,可是要负责这么多的工厂的建设,还是有点吃力的,不过这也给王立很大的启发,或许自己摊子真的铺的太大了,不能去专门的去做某些事情,全而不精。

  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奖励是五个等级,自行车两千辆、细棉布五千匹,军用短波电台一千台、军用药品一百吨、一百立方高炉五座。

  整体的奖励就比较多了,五个等级,化工提纯设备若干、机床礼包机床三百台、缝纫机及配套维护设备一千台、火力发电机组六套、有色冶炼设备若干,以及其他相应的战功奖励。

  “军工部总算要是回来了。”王立开心的说道,这下子这些问题就能交给别人去处理了,毕竟专门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人去做,才方便管理不是?

  前些日子,军工部被迫转移,就在昨天终于安顿了下来,准备在打完仗之后,回转黎城,一联系上军工部王立就想赶紧把手里的工业这方面的转移出去。

  他只能提供一些少量的物资,而不能真正管理,因为他只是一个厨师啊,要他去管理工业那不是扯淡嘛,可结果是军工部还得最少三个月回来,也就意味着,自己还得管三个月。

  “不止是我们在收集羊毛,日军也在收集啊,自抗战以来,民间所积存羊毛大多被其夺去。”王立梳理着庞大的数据说道。

  “主要是我们现在缺乏纺机和纱机啊。”张克为诉苦道,埋怨王立大包大揽,十万件棉衣虽然手头的羊毛是足够了,可是把它们变成棉衣需要最上四百多万个工时,就算是发动群众,也不够啊。

  “手工业之首当数纺织,当然有传统手工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只有我们根据地自己办纱厂,是远远达不到我军和民间的需求的,太岳区、冀西本来就传统是纺织地区,仅豫北的十几个县就有纺机万余台,织机一千多台。

  只不过因为连年的战乱,还有我们组织的“多种粮食,少种棉花”而衰落,老张啊不要担心,民间是由充足的织机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广泛的发动群众,组织民众积极的参与到手工业和养殖业中来,我们所用的布匹和肉类根本不用愁,再说了现在消停了一点,把裕华织机厂弄过来不就行了?”王立可是早就看上了晋察冀军区的裕华制机厂了,现在那边因为织机难以推行,现在办不下去了,正好捞过来。

  现在,织机需求量不大,连工人的工资都不够,可是,过一段时间,布匹需求量上升,就会拉升织机的需求,到时候这个裕华织机厂可就没那么容易到手了。

  “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