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乏善可陈的战争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叛变的新军军官并不多,不过十几个人,但是比例却很高,起码占到了被策反人员的一半以上,可见江南权贵们对地方渗透的有多深,影响力有多大。

  如果不是安国军队士兵们确实不错,洗脑也算有一定的成效,究竟会有多少人参与叛乱还真不好说。

  当然,凡事有弊则有利,这次叛乱对新军来说也是一次清扫与洗礼,至少剩下的人忠诚度是经受住了考验的。

  没有内应帮忙打开城门,刘孔昭的军队想要攻下南京城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既然新军那边指望不上了,刘孔昭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那些城内勋贵们身上。

  刘孔昭希望这些勋贵们能够发动家丁去夺取城门,只是那些勋贵们还在犹豫之中。

  虽然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事情败了谁也逃不掉,但是在安国军还牢牢控制城内的情况下,发动家丁去夺城门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这种事情没有一个强力人物领头,那些各怀鬼胎的勋贵们谁也不会主动去当这个出头鸟。

  黄得功、刘良佐麾下人马的加入不过是场面看起来好了一点,但是离攻陷南京城起码还有老大的距离。

  没有更多办法的刘孔昭只能采取疲兵战术,欺负安国军人数较少,轮换时间比较长来做文章,准备每日派人攻城,让安国军疲于应对,再看战局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比如西边的左良玉突破安国军阻拦,增援南京之类的。

  不过刘孔昭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鲁若麟已经决定不给他更多的时间了。

  连续几天攻城失败,城外的叛军士气已经比较低落了,这个时候如果给叛军的主力部队来个致命一击,整个叛军数十万人很有可能直接就崩溃了。

  鲁若麟将出击的时间定在了夜晚,出击的主力是一直蓄精养锐的一万骑兵,另外还有三万新军士兵协同作战。在镇江的林镇远部也得到命令早已运动到了附近,就等着今晚来个前后夹击了。

  因为安国军的伙食舍得下本钱,士兵们基本没有夜盲症。而城外的叛军除了少数精锐,其余的基本在晚上目不能视,这也是鲁若麟将出击选在晚上的原因之一。

  因为叛军的人数是安国军的十倍以上,这给了他们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刘孔昭他们对于安国军出城作战的准备并不是很充足。

  加上以那些卫所兵的战备素养,也不可能指望他们修建多么牢固的营地,所以当夜幕中,安国军的骑兵冲破黑暗的时候,非常容易的就冲进了叛军的大营。

  虽然是几十万人的大战,但是整个过程真的乏善可陈。

  在安国军突入叛军营地后不久,整个叛军居然就崩溃了,包括那些并没有受到攻击的地方。数十万的大军,能够有胆量组织反抗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并且一触即溃,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面对准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