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我家的新房子_我的笑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爷爷依然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我清楚地记得我考上师范的那一年,我的爷爷已经七十三岁。

  “就是饿死,我们也决不能干这种缺德事,我们一定要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爷爷的这句话总是会在我耳边想起。可是,一个宁愿自己被饿死,也要把自己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的爷爷已经七十三岁高龄却依然在建筑工地打工!这一切只是因为我的爷爷是个农民,所以爷爷无法像城里人那样年满六十就可以领着退休金在家安享晚年,可是,爷爷对国家的贡献并不少。

  爷爷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是我知道,在家安享晚年的爷爷是没有任何收入的。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生活实属不易,能没把我们弟兄姐妹几个饿死就是最大的功劳。爷爷平时的零花钱只有靠自己在建筑工地打工挣得,另外还要贴补家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爷爷烧得一手好的饭菜,爷爷凭此手艺总是给村上人家的红白喜事帮忙。有时遇到谁家有红白喜事请爷爷帮忙,即使爷爷身在建筑工地,爷爷也总会请假回来给这些请他的人家帮忙,爷爷经常会说:“谁家没有个红白喜事?能帮就帮!”

  是的,“能帮就帮”,可是爷爷请假回家帮别人家红白喜事烧菜做饭,爷爷就拿不到工地上的工钱,爷爷的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总是会招致母亲的数落。爷爷也总是会生气的回击:“不需要别人帮忙的人家还算个人家吗?难道你家以后遇到大小事就不需要别人帮忙?”,爷爷的这一句话总是会堵的母亲哑口无言。

  在那时,人们的人情味甚浓,谁家有个大小事都是大伙一起帮忙完成的,人们不仅会从工地请假回家帮忙,而且绝对不会拿工钱。主家只需在帮忙结束的时候,提供一顿不算怎么丰盛的饭菜就行,如此的默契已经成了那个时候人们交往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

  我记得小时候我家建第一座大瓦房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平时的时候都是由父亲和附近的邻居利用早餐中午傍晚空闲的时候,你添一把土,我砌一块石头完成的,只有到了上梁落成的那天,父亲和邻居才会集中时间请一天假。家里一下子来了十几个壮劳力,人们热火朝天的忙碌着,人们必须要在晚上太阳落山前把新房剩下的工序全都完成,然后鸣放鞭炮宣布新房落成。人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抽烟喝酒,一起庆祝新房的落成。

  这一天是我家最热闹的一天,村里所有的匠人、手艺人都被父亲请到家里帮忙,乱哄哄的,但一切井然有序。瓦匠、石匠师傅负责砌墙上瓦,木工师傅负责制梁上梁矫正檩条,母亲则领着几名妇女在扎柴几子。所谓的柴几子就是将十几根芦苇杆攥成一个圆柱形并把它用细绳扎紧,如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