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章 五相渊源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复恭被杀,外宅郎君垮台,消息传出,举朝震动,并迅速传遍京师及下辖各县。

  次日上午,文德元年六月二十日,李晔驾临宣政殿,行封赏惩处事。

  授李忠国为同平章事,领镇海军节度使,拜天威都校黄元彰为左监门卫大将军,天威刀斧兵马使孙德昭为左武卫大将军,封左神策行营统军。

  天威捉生兵马使江陵为奉车都尉、左威中郎将,亦获封左神策军统军。

  右监门卫大将军武成策、左监门大将军吴长真二人去南军职,分别迁天威左右军使,为李忠国佐将,刘过、裴盈昌军职不动,仍督本军事,刘间仍为金吾上将军,总管南军。

  封赏有功将领完毕,朝廷拨钱二十万贯、酒肉粮饷合计三十万石,犒天威军和南衙军。

  对于杨复恭党羽,只要表示臣服了的,李晔一概不问,全部免罪,但杨守礼、杨守从等七人及其全家老小,都已被收入刑部大牢,等候秋后处绞。

  这几个家伙兵败之后四处烧杀劫掠,甚是可恨,为平民愤,李晔不得不杀。

  接下来就是神策军的事了,李晔对此十分重视,不愿宦官执掌,欲委宰相主之,乃与刘崇望、杜让能、崔胤、张浚、郑从傥五相议此事,讨论由谁出任神策军长官。

  历史上,崔胤和郑从傥相位上的人应该是孔纬、韦昭度,但韦昭度现在已然下野,孔纬也因为李晔厌恶的缘故,没有像历史上那样位极人臣。

  崔胤和郑从傥本该在三四年后相继拜相,也因为李晔而提前走上了这个位子。

  五人坐在李晔面前,沉默不语,李晔也陷入了沉思。

  这五个宰相当中,杜让能是咸通十四年的进士,历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光启元年正式拜相,深得僖宗信任,在朝中威望甚重。

  来头也很大,乃杜如晦七世族孙,宣宗朝名相杜审权长子。

  朝廷收复长安后,一直分管户部、工部,端端老好人,这些年从来没得罪过人,连田令孜、杨复恭这些人也对他尊敬有加,可谓资历最老,出身最尊,威望最重,呼声最大。

  其次是崔胤,能力够强,来头也不小。

  爷爷崔从跟随韦皋平定了西川刘辟的叛乱,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仕历尚书左丞、渭北节度使、吏部侍郎、东都留守等。

  父亲崔慎由也是宣宗朝的宰相,门生故吏不少,遍布京畿关中,影响力很大。

  崔胤还是名门望族,爷爷崔从出身于清河崔氏南祖乌水房,再往上追溯几代,祖宗不是太子太保就是太子太师,家势很是显赫。

  李晔对崔胤了解不多,但知道他为人阴险狡诈,工于心计,善于阿谀附合,外表看上去老成持重,实则内心险恶,在晚唐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可谓如鱼得水。

  崔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度仇恨宦官。

  不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