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4章 皇上禅位_毒妇从良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和贤王这些年自然也积累了不少的人马,虽然有见利投机的,却也不乏忠心之人,如今冷不丁让名声不雅向来被视为太子走狗的六皇子取胜,那些手中有些权势兵力的人,或因公或因私,便不免公然质疑六皇子的行为,为各自主子喊冤。

  眼看天下又要乱起来,为了天下太平,皇上不得不当机立断,下了太子贤王有罪的诏书,言道他二人觊觎皇位图谋不轨,现捋去其爵位封号,圈禁起来,等事情完全查明后,再对其家人进行处置。

  至此,便有人顺坡偃旗息鼓了,但仍些有人还是趁机作乱,欲从中得到一些好处,国内时局动荡,边关地界也不太平起来,尤其以北蛮和东临国最甚。

  北蛮本就与贤王有盟约,当日也曾言道助贤王一臂之力,故早就整顿了兵马,如今贤王败落,北蛮不想白忙活一场,便想趁大齐京城局势不稳,讨些便宜。

  东临国的陈安政亦不想放过这次机会。虽然陈王死在了前东临国国主之手,但大齐在这其中,也必是“功不可没”的,陈安政苦于自身力量薄弱,一直引而不,如今倒是个好时机。

  眼看边关百姓受苦,大齐疆土不保,不过万幸的是,边关的一些主力将领未受京城的影响,如永宁侯世子沈昭英,他没有听从贤王的召令,为贤王造势,而是成功劝说了各有异心的众将领,摒弃京城动乱的影响,一心保卫大齐的疆土百姓。

  出自城安伯府的李意书也颇为出彩。本来驻守东边的朱总兵等人还担心李意书会借手中权势引兵入京城支援贤王。为此对边氏父子晓以大义,让他们关键时刻不要被私利迷了眼睛。

  边氏父子如今也知道,他们唯有保持中立,通过边关之事立些功劳,凭与贤王和六皇子各自的交情,想来自保应是不碍的。

  故就在边氏父子密切关注李意书时,却现李意书竟是个忠君爱国的义士,虽出身贤王门下,便当消息传来,他并不关心京城贤王如何。而是大胆推测出陈安政的不安分,提前布兵设阵,成功阻击了陈安政的突然袭击。

  皇上看着各处传来的战报。心中稍安,但虽然目前来看,全国局势尚可,然从大局来说,京城务必早早稳定下来。才能让天下百姓官员安心,才能让各附属小国不敢妄动。

  皇上在出太子贤王有罪的诏书后,又提出要禅位于安乐王,自己做个太上皇。

  如今也唯有安乐王上位,才能平息近几个月的动荡不安,所以群臣奉了太上皇之命。前来请求安乐王在此危难之机,顺天应人,接下治理天下的重担来。

  六皇子看着面前跪成一片的大臣们。也不管王青在一旁打眼色,上前接过诏书,郑重说道:“吾受此诏书,心中惶恐,自此必励精图治。不负上皇及诸爱卿的后望。”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